2022/10/1 星期六

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

首頁 > 新聞列表 > 新聞內容

2022/10/04

人生的框框

文/ 謝國榮       英國博士

 

很多年以前,我曾在企業工作,面試過一位大學畢業生,問他會不會基本的電腦操作?他回答:「我不會電腦,因我不是資訊系的。」如果我再問:你會不會英文?他可能會回答說:「不會,因我不是英文系的」。今天,還會不會有這樣的社會新鮮人呢?

 

鄒開蓮,台大圖書資訊系畢業,後來當上Yahoo亞太地區副總裁。馬雲是英文系畢業的,但是今天成了中國的企業首富,他沒有讀過企管、國貿或經濟等課程。郭台銘是海專航運科畢業,現在則成了台灣的首富,跨足科技、自動化、大數據、自駕車等產業。

 

邱吉爾只是英國陸軍官校畢業,打過仗,一介武夫。他曾當過記者、英國議員及首相,後來,他卻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,他的文學作品無數,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。邱吉爾應該是從小到大,愛好文學與寫作,透過他人生的閱歷與豐富的筆觸,撰寫了很多具有深刻內涵的文學作品。

 

所以,一個人有無限的潛能,不要給自己設下框框,除了要不斷地學習及追求新知之外,要讓自己掌握時代之脈動,有海闊天空的心胸,有國際觀與全球的視野!

 

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曾說:「想像力比知識重要。」愛好旅行,接觸不同的異國文化、民族、藝術、宗教、民俗或風情,正是最需要想像力與最能夠激發想像力的觸媒。因此,無論你的年紀為何,或你立志要從事甚麼行業,學點音樂、繪畫或藝術,或至少學會去欣賞,都是有益身心,並能豐富自己的心靈。

 

愛因斯坦:「我沒有特殊的天賦,只是擁有熱切的好奇心。」有些人愛好旅行,說自己絕不進教堂或廟宇,不看博物館,不去欣賞音樂會,或不看古蹟…,其實,都是給自己設下了很多框框。旅行,既然走進了大千的世界,就讓大千的世界走進你的心裡吧!

 

什麼是「人文素養」呢?現代公民至少需要具備文、史,哲三方面的涉獵。文學: 包括文學、藝術、美學、音樂,宗教…。哲學:十八世紀的啟蒙,所謂啟蒙,就是在迷宮裡頭,發覺星空的存在,發出天問,思索人生的出路,才能走出去。歷史:歷史對於價值判斷的影響,非常清楚,鑑往知來,認識過去,才能預測未來。若不認識過去,不理解現在,無法判斷明日,如何走向未來呢?

 

我們人生的閱歷,加上我們豐富的旅行經驗與國際視野,同時讓我們培養一點一滴的人文素養,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變得不一樣。

 

趙婷的《游牧人生》在奧斯卡影展中獲得三項大獎,她在致詞中誦讀了中國《三字經》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並強調自己直到今天,仍然相信這一點。她表示:「這個獎送給那些擁有信念和勇氣堅持自己內心的善,並且無論在如何艱難的時候,仍然堅守著彼此善心的每一個人」。

 

「人文素養」是在涉獵了文、史、哲學之後,更進一步認識到,這些人文「學」到最後,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,就是對「人」的關懷。也唯有自己的內心善良,才能對人善良,整個社會才能在善良之中,產生了正循環。脫離了對「人」的關懷,你只能有人文知識,而無人文素養,更缺乏了善良。如果人沒有了善良,那麼人還剩下什麼呢!

/

人生的框框 回列表

聯絡資訊

電話 : 暫不提供

Line : 暫不提供

信箱 : 暫不提供

網站宗旨

秉持傳遞正向訊息、提升能量報導各界善良之心、響應關懷弱勢精神,期盼與您共同攜手促進社會更加祥和美好。

網站地圖

獨家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
qrcode人民日報

Copyright © 2022 人民日報 版權所有

logo-人民日報
網站首頁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教 兩岸 人物 醫藥